首页 城区概况 政务公开 招商引资 万秀党建 万秀人大 万秀政协 办事指南 |
网上办事 旅游天地 国防教育 |
|
|||
当前位置:首页 > 政策解读 |
国防科工局解读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的意见——改革破解难题 创新增强活力 |
发布日期:2017-12-8 |
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《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》,对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出全面部署。12月6日,国防科工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《意见》进行了深入解读。 破除融合障碍 当前,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已经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。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军民融合制约和障碍主要表现在顶层统筹不够、军工开放不够、资源共享不够、成果转化不够。 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龙红山表示,针对这些问题,《意见》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为引领,以推进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建设为目标,提出了具体举措。 ——突出问题导向,聚焦“民参军”、资源开放共享、军民技术双向转化、军民协同创新等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点和难点,集中发力,向更广范围、更高层次、更深程度推动军民融合发展。 ——坚持发挥国家主导和市场机制作用,政府主要在政策引导、制度创新、资源统筹等方面发挥作用,同时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,推动公平竞争,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。 ——强化协同推进,在推动军民融合、实现强军目标的过程中,既要继续发挥军工集团和军队科研院所的主力军作用,又要调动中科院、高等院校和优势民营企业的积极性。 组建关键技术创新联盟 国防科工局2015年发布了《关于加快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意见》,从构建协同高效的国防科研体系等4方面提出了26条措施。国防科工局科技与质量司司长张良瑞表示,本次《意见》从完善军民协同创新机制方面,提出了进一步举措。《意见》提出,建立与民口科技资源协调机制,加强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发展需求、规划论证等方面的对接和衔接,充分利用好国家民口的优势科技资源和成果,服务于国防科技创新活动。 《意见》要求,建立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。目前,按照中央部署要求,国防科工局正会同有关部门,研究制定关于建立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意见,从创新管理、创新力量、创新链条、创新任务、创新资源、创新政策6个方面提出机制措施,推动形成全社会参与国防科技创新整体合力。 张良瑞说,《意见》还提出要组建国防关键技术创新联盟。重点针对全行业技术领域发展中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、现代工程技术问题,引导和支持军工科研机构与民口科研机构、高等院校、社会组织等建立联合开发、优势互补、成果共享、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,着力开展跨专业、大协作协同创新。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近年来,国防科技工业积累了大量的先进技术,也培养了一大批高端人才,同时为保障科研生产也配有非常先进的仪器设备。但产生的先进技术还没有能够充分发展到民用产业,很多的科技成果依然处于沉睡状态,没有向民用领域转移转化,军工集团公司的高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有限。 张良瑞说,《意见》从完善军工科技成果的管理制度、加大军工科技成果推广力度和发展军工高技术产业等多个方面,提出了下一步举措,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: ——完善成果转化政策、畅通成果转化渠道,解决军工科技成果不能转、不想转、不敢转的问题。 ——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优势,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。继续发展民用核能、民用航天、民用飞机、高技术船舶和军民两用电子信息等典型的军民融合产业。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方向,在新材料、新能源、环保、智能制造等领域积极作为,推动形成具有军工特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。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,从提供武器装备向国家安全的多个领域拓展,服务大安全、大防务产业发展。 ——促进军工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。军工集团要适应、落实和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,做好自身发展规划与区域发展规划的衔接,切实执行地区各项政策,加强与地区的技术协同和人才交流,积极把一些好项目落户,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、拉动就业。 (记者 姜天骄) |
(来源: 梧州市万秀区政府) |
版权所有 ©2009-2021 All Rights Reserved.788-sb.com 桂ICP备14002522号-1 桂公网安备 45040302000133号 电话:0774-2023242 传真:0774-2028918 建议使用1024×768分辨率 IE7.0以上版本浏览器 |
桂公网安备45040302000133号 |